绝!考场使用率200%的8个加分前沿理论及答题框架

作者:娱乐 来源:时尚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4-04-30 00:23:13 评论数:

绝!考场使用率200%的8个加分前沿理论及答题框架


星标公众号,截图领取23新传考研院校真题
瓦洛佳24新传考研QQ群:598848069
瓦洛佳24新传全年公开课:cctalk搜索群号90566929

公众号后台回复【24择校指南】,领取24择校资料



“亲爱的题目,你可知爱是前沿想要触碰却又收回的手……”


嗯,这是理论你,也是题框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答题时候的状态!具体症状表现为:想润色答案,绝考加分及答架又怕用力过猛;学了一些前沿理论,场使又怕用错了倒扣分~~


今天,用率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前沿带你了解并用好8个易考但也很好用的理论前沿理论:


社交倦怠

新闻游戏

AIGC

媒介歧视

数字抵抗

液态新闻

行动者网络理论

媒介可供性



考频X5(浙江大学2021/上海师范大学2022/重庆工商大学2023/南京师范大学2022/华中师范大学2023)


定义:社交媒体倦怠(Social Media Fatigue)由英国学者Adam Patrick提出,意指社交媒体拓展了人们社会互动与信息获取与分享的题框边界,但随着信息过载、绝考加分及答架与社交媒体的场使过度链接、个人时间被割裂消耗,用率人们对社交媒体产生了厌恶、疲倦的心理,最终做出屏蔽、潜水等行为。


翻译一下——想想现实很多人关闭朋友圈,很久不更新微博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社交倦怠的表现,甚至今年大火的momo大军其实也是满足了社交倦怠情境下人们的个体隐蔽性需求。


考法及运用:


直接考法会考察名词解释或简答,论述则就是进一步考察社交倦怠的成因、表现及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1)角色压力:清晰认知及角色泛化带来的冲突;

(2)环境压力:丢失的资源和觉醒的保护意识;

(3)情境压力:累积的负面使用体验“劝退”。


而我们在回答其他哪些题目的时候可以运用到社交倦怠这一理论呢?可用于——社交媒体下用户的自我呈现(消极的一面)、人工智能等技术进入新闻业(负面影响)、社交媒体时代下青年孤独社交的原因、青少年网络问题分析、数字媒体时代的自我异化...这个概念就是超级好用的!快记!!


考频X4(四川大学2020,南京大学2020,暨南大学2020、2023)


定义:新闻游戏(News Game),是指新闻以游戏的形态出现,或用游戏来充当新闻传播的载体,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和交互性的新产品。“新闻游戏”(news games)这一概念最早由游戏制作人贡萨洛·弗拉斯卡(Gonzalo Frasca)在 2001 年提出。他分别根据“9·11”事件和西班牙马德里爆炸案制作了两款在线小游戏:《9月12日》(September 12th)和《马德里》(Madrid)。《9月12日》后来被普遍认为是评论游戏(Editorial games)的代表。该游戏通过在程序上的“失败”设计,玩家发现自己根本不能消灭恐怖分子,反而随着自己的射击恐怖分子越来越多,从而传达了一个明确的观点:以暴制暴只能滋生更多恐怖主义活动。这两款游戏都蕴含着明确的立场和偏向,类似于新闻评论的功能。


要理解新闻游戏,我们还可以结合一则案例来具体了解:


2015年4月,BBC在报道叙利亚难民危机时采用了互动游戏的方式,读者可以自己设计逃亡路线,亲身体验难民逃亡路上的种种困境。报道推出后引发了不同反馈 ,一种观点认为把灾难娱乐化和游戏化突破了新闻的边界,但同时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游戏只不过是记者报道工具箱中的一个小工具而已,毋需小题大做。


考法及运用:


那么你是怎么看这个案例的呢?这其实就可以成为一道考题——你对于新闻游戏的看法:


我们可以提到其积极影响,例如:它是真实与虚拟的融合,拥有开放式结局的液态新闻;它可以实现沉浸式传播,通过任务完成模式式唤起共情体验;它可以完成传播视角的转换,读者从旁观者转化为第一人称视角。


我们也可以提到其局限与挑战:


(1)题材受限,不是所有新闻都适合做成游戏的模式进行传播;

(2)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且制作成本较高;

(3)制作周期较长,难以满足新闻时效性的要求。




考场上最怕的不是遇到什么柳夜熙、元宇宙这样的名词解释,而是一串英文缩写,你要是平时没见过它呀,你都不知道这是啥!AIGC在2023年的考题里就给了很多同学重重一击!(学姐预测今年还会是很多院校考察的重点喔!!)


考频X2:(上海交通大学2023,中山大学2023)


定义:AIGC是指由AI自动创作生成的内容(AI Generated Content),即AI接收到人下达的任务指令,通过处理人的自然语言,自动生成图片、视频、音频等。


要理解AIGC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打个通俗点的比方,AIGC就像一支马良神笔,拥有的无尽创造力。这支笔的特别之处在于,是由AI打造的。来自AI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加持,它可以根据指定的需求和样式,创作出各种内容:文章、短篇小说、报告、音乐、图像,甚至是视频。AIGC的出现,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创作世界,为人们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性。从用户生成内容(UGC),到专业生成内容(PGC),再到现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我们看到了内容创作方式的巨大变革和进步。


考法及运用:


AIGC属于人工智能的一种,其考法和应用大概率是贴合人工智能专题来考察,既可能考察AIGC的定义、对新闻业的影响。


消极影响可以提到:


新闻生产者:职业边界的消解导致行业主体性和功能指向模糊 / 新闻消费者:新闻生产主体的不确定性造成新闻真实乱局和虚假新闻传播 / 新闻管理者:新闻著作权的模糊归属引发信息传播失序。


积极影响可以谈到:


宏观层面:AIGC 新闻改变新闻业底层运行逻辑,促使新闻业深度重塑 /中观层面:AIGC 新闻打破新闻业生产规则,刺激产业链重构再造 / 微观层面:AIGC 新闻催生全新新闻产品和样态,推动新闻消费更为人性化


当题目问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业的机遇、危机与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时也可以用AIGC当作论据。


关于AIGC,我们今年也出过不少干货,大家可以结合下面三篇看:


1基本概念:今年必出的10个新概念名解,不看丢分啊啊啊!

2主流媒体如何应对AIGC:瓦叔专栏|主流媒体如何应对AIGC?太全了,不得不转!

3 AIGC与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看完胡正荣这篇答案,今年这道【AIGC】大题就让学校随便出!


定义:媒介歧视是指在媒介话语体系中占强势地位的社会群体或集团间接地利用媒介而导致的媒介话语资源分布不均衡、媒介话语内容不平等的问题,并由此造成的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偏见和不公正待遇,其实质是媒介话语的不平等。媒介歧视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不能平等地看待社会中的每一个群体的现象。媒介歧视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年龄歧视、城乡歧视等等。


结合媒介歧视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这一概念:


(1)对弱势群体边缘化报道:在娱乐时代,媒体为了吸引受众,以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进行报道,甚至会对其形象进行恶意的歪曲塑造;

(2)对女性的商品化现象:电视广告中性别歧视的广告占比很高,很多媒介依然保持着以男权为核心的价值观,

(3)对农民工的污名化现象:媒介长期以来塑造着关于农民工的刻板印象,要么是无恶不作的土匪形象,要么是穷困潦倒的倒霉汉形象;

(4)对“富二代”等特殊群体的妖魔化现象:过度放大“富二代”的飞扬跋扈、目中无人形象,以偏概全。


考法及运用:


回顾近五年的考题,直接考察媒介歧视概念的院校比较少,但是结合考察的考题很多,例如:老年群体、弱势群体、边远地区数字融入的困境和对策分析/西方媒介歧视和我国的措施/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和治理措施/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表现及治理措施...我们在回答这些题目的时候都可以把媒介歧视作为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去分析,此外,想要深入分析媒介歧视的原因,我们可以引渡另一个传播学前沿理论——福柯的话语权力。


福柯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话语其实是一种权力,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


这个热词可以和社交倦怠结合在一起理解,我们可以联想到,现在很多青年人产生社交倦怠后,很多人采取的行为就是数字抵抗。


信息技术与数字媒介带来的进步性成果有目共睹,虽然这些工具常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混乱,但当代文化与数字工具之间的关系已变得密不可分,即使是批判技术消极作用的反技术主义者也不认为人类社会应该回归前技术时代。然而,“任何技术都是刀子的翻版”,即使数字技术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与消费内容,但与此相悖的是,它似乎又削弱了人类生存的可能性。


如乔姆斯基提出,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是强化沟通,而是“自我隔离”,新媒介的滥用使人们变成了孤立的生物,对话看似发生在当下,但却散播在未知的远方和不确定的时间。而当个体沉浸在信息海洋和漫无目的的媒介使用中时,信息的解释效力和认识价值就被冲淡了,“转瞬即逝的信息非但无法阐释当下世界,反而使世界变得纷繁芜杂无法观察……我们堆积信息,却未获得知识 ;我们纵览万物,但没形成任何洞见 ;我们积累朋友和粉丝,却连一个他者都未曾遭遇”。


定义: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媒介过度使用对个体行为和感受的支配,部分青年群体开始重新界定自己与媒介技术的关系、审视何为必要且有意义的事物,通过媒介技术的抵抗暂时将自己从繁杂的网络环境中抽离出来,重构真实具体的自我。


数字抵抗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打破信息过载和媒介应用的过度充盈


听音乐要在 QQ、网易、酷狗之间切换,看视频要在腾讯、爱奇艺、优酷、B 站之间切换……现代人的手机里面塞了满满的软件,不仅耗空间,更分散了注意力,技术巨头间的竞争为什么要以牺牲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大部分的青年在审视到这一问题后,会删掉不常用的、容易沉溺的 APP,这就是一种打破信息过载和媒介应用过度充盈的具体体现;


(2)行为上实现数字断舍离


比如有意识地筛选信息输入渠道,谨慎选择关注对象;控制媒介使用时间与频次,设定媒介暂停期;关闭信息弹窗或内容推荐,躲避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干扰;使用应用时不注册、不登录,以此保护自己的隐私;故意点击不感兴趣的内容混淆算法的计算、画像和推荐结果,不让平台知晓个体的兴趣偏好与信息需求,从而摆脱精准信息流造成的媒介使用上瘾等。


考法及运用:


押个题,今年会有很多喜欢灵活考题的院校会考这道数字抵抗,可能会考察名词解释或简答,论述可能会考察数字抵抗的成因、表现及影响。成因可以参考上面的社交倦怠喔!也可能侧面考察社交媒体下用户的自我呈现(消极的一面)、社交媒体时代下青年孤独社交的原因、青少年网络问题分析、数字媒体时代的自我异化等题目。如果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数字抵抗的具体行为,可以抽空去豆瓣数字极简主义者小组看看~答题的时候也可以以此为论据。


考频X4(浙江传媒学院2022,华南理工大学2022,重庆大学2023,复旦大学2023)


定义:新闻的“液化”源自社会学中的“液态社会理论 ”。著名的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提出了“液态现代性 / 液态社会理论”(Liquid Modernity),旨在阐释人类社会的生活样态与存在方式的变化。新闻的“液化”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即液化的新闻职业(传统的传受关系受到颠覆,用户亦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产销者)、液化的新闻内容(因受限于播出平台的特点,以往具备一定时长的新闻内容不断缩短,成为“微新闻”)、液化的新闻报道方式(过去注重“质”的新闻报道,如深度报道让位于碎片化、拼接式、追求速度与“量”的报道方式)。【这三个层面可以当成一个论述框架】


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新闻“液化”同样包括液化的新闻传播介质、液化的新闻存在质性、液化的新闻节奏、液化的新闻叙述语言与风格:


(一)液化的新闻传播介质


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曾经是用户接收新闻、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新闻传播介质呈现出硬化、固化等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社交媒体与新闻客户端拓展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渠道。其中,社交媒体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为代表,新闻客户端以央视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澎湃新闻等为典型。相较于传统介质,两类典型的新型新闻传播介质更具软性、流动的特征。


(二)液化的新闻存在质性


凯文·凯利(Kevin Kelly)认为,当前人类“正迈入计算的第三个阶段。互联网中最基本的单位是‘流’(Flow)和‘信息流’(Streams)”。凭借互联网的特性,信息能够摆脱现实世界中的多重阻力,以数据形式轻易地得到生产与传播,成为“信息流”。从最初的文字负载,到需穿插图片进行佐证,再到如今短视频时代下动态化的视听影像,作为信息归属的成员之一,新闻的存在质性经历了多个变化,并逐渐转化为以轻便、具体、动态为特点的“流”的形态。


(三)液化的新闻节奏


受到短视频特点与用户需求的影响,发现新闻的节奏、编发新闻的节奏、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互动节奏、新闻报道后的反馈接收与处理节奏均受到“加速度”的作用。快节奏的时代步伐与碎片化的接收习惯促使新闻从业人员升级自身的“新闻鼻”能力;为抢占先机,实现“新闻首发”,拍摄、报道、编辑、播发的速度都需要得到提升;技术赋权使过去深受“子弹论”影响的被动“受众”转变为“选择性接触”的主动“用户”。在主观能动性提升的语境中,用户对于新闻报道中所产生的问题、疑虑、困惑都将如“脱缰的野马”般急需得到解答。因此,新闻播发中及时的互动成为必要一环。


(四)液化的新闻叙述语言与风格


为了在短时间内吸引用户,在新闻叙述语言方面,以往“吹毛求疵”般的严谨开始转变为现在的求新求异、追赶潮流,风格愈发网络化、时尚化。同时,新闻叙述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并多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展开。运用动人的声音、生动的语言帮助用户快速理清新闻事件的前后逻辑、前因后果,在短时间内呈现新闻事件中矛盾的冲突点、爆发点,以较强的故事性提高用户对于新闻事件的代入感、沉浸感。


考法及运用:


新闻液化的题目大类上属于媒介融合、传统媒体转型这一专题,我们不管是回答新闻液化本身或是媒介融合常见考题(媒介融合的表现、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转型)都可以把新闻液化当作一个答题的框架,从液化的新闻职业、液化的新闻内容、液化的报道方式【框架1】/液化的新闻传播介质、液化的新闻存在特性、液化的新闻节奏、液化的新闻叙述语言和风格【框架2】来答题。


考频X6(复旦大学2023,北京体育大学2023,东华大学2023,浙江财经大学2023,四川大学2023,南京大学2023)


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2023考察的一大热门题目,也是新传大牛们偏爱的研究视角:




那么行动者网络理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定义: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是社会学巴黎学派的核心理论。它由法国学者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米歇尔·卡龙(Michel Callon)和英国学者约翰·劳(John Law)提出,旨在用一种新的纲领分析科学和知识的形成,是对传统社会学的一种颠覆。行动者网络理论包含三个核心概念,即行动者、转译和网络。


所谓行动者,是指任何通过制造差别而改变了事物状态的东西,它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植物、技术,甚至某种观念。同时,任何行动者都是转译者,即任何行动者,无论是人还是非人,都被看作具有能动性。转译是指行动者不断把其他行动者感兴趣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转换出来的过程。转译者会改变、转译、扭曲和修改他们本想表达的原意。通过转译,行动者才能被联结起来,形成行动者网络。网络是由行动者通过行动产生的联系形成的,网络的节点便是行动者。而且行动者越活跃,行动越紧密,联系越频繁,网络也就越复杂,延伸和影响的范围就越大。


嗯...是不是很晦涩,拉图尔本人的理论总是让人很难以理解。但我们可以结合一则案例来理解行动者网络理论的雏形,想到生物学家巴斯德,大家都会说,是巴斯德发现了病毒的存在,但是拉图尔本人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是巴斯德在与医生、病人、寄生虫、牲畜等人与物的互动中产生了人们对于病毒的理解。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能感知到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了,就是行动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去中心化的。


考法及运用:


应用于新传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可以用于分析传统媒体中心地位的消逝,新媒体平台的中心化/舆论乱象下多主体协同传播。


比如我们要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探究媒介融合发展,在背景分析时,我们就可以说社交媒体、信息分发平台等作为信息传播网络的新进入者打破了原有媒体主导的行动者网络权力格局,这些平台利用用户数、算法、活跃度等资源把自己消解了传统媒介组织的“强制性通过点”地位,成为不同形态融合传播行动者网络中的主导。当前媒介融合发展策略就是要挖掘、利用自己优势资源重新构建“强制性通过点”,招募包括新型传播平台在内的行动者,构建自身主导的传播行动者网络。


考频X6(清华大学2020,华南师范大学2022,暨南大学2022,北京邮电大学2023,复旦大学2023,兰州大学2023)


定义:“可供性”的概念最初是由生态心理学学者詹姆斯·吉布森提出的,用来指生物(或行为主体)在物理环境中潜在的各种行动的可能性,它源自主体对效用的主观感知与技术的客观品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可供性理论在传播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可供性用于媒介研究。我们用一句话来理解媒介可供性,即媒介带来的可能性。比如,手机从过去简单的通讯设备,发展成为如今的可以接收各种形式信息的移动媒体,给新闻媒体也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潘忠党老师在2017年提出了媒介可供性,并将其分为信息生产的可供性( production affordances) ,社交可供性( social affordances) 和移动可供性( mobile affordances) 三个部分。我们可以具体来看一下:


【可直接作为论述框架】


(1)生产可供性: 媒介灵活性与用户赋能


媒介灵活性即媒体机构协调各方资源应用于信息生产的能力。其中包括:能够灵活地实现内容编辑与审查回顾,能进行内容搬运并保障内容在不同平台的传播效力,能延展或收缩信息生产链以应对日益多元的用户需求,能顺利实现与其他平台的资源共享。


用户的能动性是指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能力和参与的深入程度。根据众人理论( critical mass theory) ,当足够多的人( 临界数量) 参加一个共同事件时,这种关注将以一种流行效应驱使更多的人参与,并且能够帮助参与者判断原始内容的本质。


(2)社交可供性: 信息的社交标签与情感属性


在如今的信息生产趋势下,新闻内容与非新闻内容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媒体的任务也不再局限于生产新闻内容,而是进入了更为全面的“泛内容”时代,这些内容与其说是对新鲜事物的播报,不如说是源于现实世界的投射,而内容本身也愈发体现出现实社会中的情感属性和社交属性。因此,在评估媒介技术和媒体平台的社交可供性时,尤其强调其调动情感表达和反应社会关系网络的能力。


(3)移动可供性: 媒介场景转向与智能驱动


媒体的移动可供性包括可携带( Portability) ,可获取( Availability) ,可定位( Locatability) 和可兼容( Multimediality) 四个方面。如今,移动设备越发轻巧便携,人们只需要携带一个简单的智能手机,就能进行新闻的采编、播发和访问、分享。媒介移动可供性是信息生产与信息消费模式“场景化”转向的体现,基于场景信息的数据采集与集成愈发成为主流。


考法及运用:


既可能考察媒介可供性这个定义本身,出现在名词解释和论述题中,也可以在以下论述题中运用:新型主流媒体技术融合的主要发展路径/数字时代新闻生态的“破壁”与重构/可供性理论下短视频、直播、等平台、技术的传播研究/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上媒介可供性的三个方面可以当作论述框架。

学姐提示:

11月份是练习答题和模拟考的好时节,同学们看完今天这篇推文先别急着关掉,因为这8个理论真的是非常好用。本周可以多复盘这8个理论的意思和用法,看看是否掌握了,然后!可以实战练习一下,运用到答题中试试看。


今天又拿下8个前沿理论,努力的你辛苦啦!!!


参考文献:

[1]潘亚楠.新闻游戏:概念、动因与特征[J].新闻记者,

2016(09):22-28.DOI:10.16057/j.cnki.31-1171/g2.2016.09.004.

[2]薛静,洪杰文.负累下的隐退性“自救”:基于扎根理论的青年用户社交媒体倦怠行为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2(08):70-83.

[3]黄鸣奋.数字化语境中的新闻游戏[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05):94-100.

[4]曾祥敏,方雪悦.新闻游戏:概念、意义、功能和交互叙事规律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1):70-77.

[5]一次性搞懂什么是AIGC!(一篇文章22个基本概念)——数英DIGITALING

[6]陈昌凤,张梦.由数据决定?AIGC的价值观和伦理问题[J].新闻与写作,2023(04):15-23.

[7]陈永伟.超越ChatGPT:生成式AI的机遇、风险与挑战[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3):127-143.DOI:10.19836/j.cnki.37-1100/c.2023.03.012.

[8]郑满宁.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新闻业:嬗变、转向与应对——基于ChatGPT带来的新思考[J].中国编辑,2023(04):35-40.

[9]申亚萍,郑保章.从媒介话语权角度透析媒介歧视[J].文化学刊,2010(03):110-114.

[10]张成山.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歧视[J].当代传播,2012(03):119-121.

[11]徐冠群,朱珊.媒介技术的抵抗:青年“数字极简主义者”的生活实践——基于豆瓣话题小组的田野调查[J].传媒观察,

2023(08):93-103.DOI:10.19480/j.cnki.cmgc.2023.08.010.

[12]胡康.短视频场域中液态新闻的“原生性”塑造[J].视听界,

2022(05):45-48+55.DOI:10.13994/j.cnki.stj.2022.05.007.

[13]王侠.液态社会中新闻生产的变革与延续——基于对新闻客户端M的分层访谈[J].国际新闻界,2019,41(05):60-79.DOI:10.13495/j.cnki.cjjc.2019.05.004.

[14]喻国明,赵睿.媒体可供性视角下“四全媒体”产业格局与增长空间[J].学术界,2019(07):37-44.

[15]赵高辉.传统媒介组织“强制性通过点”地位的消解与重构——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的媒介融合发展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5):57-63.

[16]易前良.平台中心化:网络传播形态变迁中的权力聚集——兼论互联网赋权研究的“平台”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9):6-12.

[17]田新玲,黄芝晓.大数据时代突发危机事件噪音治理——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J].新闻大学,2015(04):34-42.



编辑:瓦叔 团子

撰文:邪剑仙

排版:薯条


今年最可能考什么?最有可能怎么考?
最后一个月,又如何在宝贵的时间快速提分?
瓦洛佳抢分押题班终于来啦
帮你迅速扫清知识盲区
最后的冲刺阶段教你写出老师满意的好答案

⬇️


请添加下方小助手
了解更多押题班详情哦